“他的精神在校园里遍地开花”
——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掀起学习卢永根爷爷的新高潮
近日,卢永根爷爷被追授“时代楷模”称号的消息引起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强烈反响,大队部组织了全校师生、家长学习卢爷爷的事迹,掀起了学习卢爷爷精神的新高潮。一些孩子用文章深情地表达自己对卢爷爷的崇高敬意,表达自己向卢爷爷学习的决心。其中,五(3)班闫泰然同学的文章被报社所引用——以下为2019年11月18日《靠谱买球app推荐》A2版的内容:
学习楷模
卢永根的事迹在广东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
2019年11月18日 张璐瑶、方玮、龚慧枫
卢永根院士生前参加广东省2006年院士活动时与小朋友合影(资料图)
日前,中宣部追授华南农业大学原校长、中科院院士卢永根“时代楷模”称号,号召干部群众特别是广大知识分子向他学习。
近日,卢永根的事迹在广东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,师生们纷纷表示,要学习卢院士永葆初心、矢志报国、永远奋斗、勤俭奉献的宝贵精神,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需要紧密相连,将爱国情、报国志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。
弘扬卢院士精神,从本职做起
“中宣部授予卢永根同志‘时代楷模’荣誉称号,也是对全校师生员工的极大鼓舞,学校已经掀起学习卢永根同志的新高潮。”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说,全校教师要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的使命,在学校争创一流中勇于担当重任;全校青年学生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, 树立远大理想、热爱伟大祖国,勤奋好学,学到真本领、练就真功夫,早日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;全校党员干部要以闻鸡起舞、日夜兼程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,继往开来、守正创新,奋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“重温和学习老校长的事迹,我再次深受感动。”华南农业大学校长刘雅红说,时代楷模是民族精神的缩影,是时代价值的体现。“我们一定引领广大师生以卢永根同志为榜样,以立德树人为根本,以强农兴农为己任,弘扬卢院士精神,从我做起,从本职岗位做起。”
“‘多干一点,少拿一点,腰板硬一点,说话响一点。’这是卢先生生前留下的一句话。人虽已逝,言犹在耳。每每想起这句话,我都会反省自己,在平时的工作中是否真的做到了这四点。”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说,“榜样是无声的力量。我们青年教师应以学校之忧为忧,想学校之所想,努力工作,在培养优秀人才的同时,做好各项工作,争取取得越来越多、越来越好的成绩。”
传递卢院士大爱,并付诸言行
学习了“布衣院士”卢永根的故事,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、“仲恺青年学者”孙伟深受感动。
他说,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共党员,应像卢院士一样,心系国家发展需求,全心全意地奋斗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;作为一名基层科研工作者,应扎根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最前线,将所学所想落实到田间地头。“‘稻谷有根,深扎在泥土,你也有根,扎根在人们心里’,我们将牢记卢院士的大爱,并付诸言行。”
“卢永根院士是一名具有执着理想信念的优秀共产党员,是一名具有深沉家国情怀的杰出知识分子。”中山大学农学院院长谭金芳认为,卢永根院士用一生的努力为农业高校师生树立了人生坐标。“作为新时代的新农人,我们一定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,把对党忠诚、为国奉献、为民造福作为根本的政治担当。”
“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夏天,我在华南农大研究生饭堂吃午饭。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拄着拐杖,手里拿一个饭盒,在排队打饭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特别。他周围的老师和大学生纷纷向这位老爷爷打招呼:‘卢老师好!’爸爸告诉我,他是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卢永根院士。”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五年级学生闫泰然说,“今年,卢永根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,而他的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遍地开花。”
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
通讯员 方玮 龚慧枫
如闫泰然同学所说,虽然卢爷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,但他的精神在附小校园里遍地开花。相信附小师生一定会以卢爷爷为榜样,做到永葆初心、矢志奋斗。
十大靠谱外围APP平台学生追忆卢永根爷爷
卢永根爷爷 我们身边的好榜样
——学习卢永根院士先进事迹感想
五年(3)班 闫泰然 指导教师:许琤
依稀记得那是小学二年级的一个夏天,我在华南农大研究生饭堂吃午饭。一位慈眉善目的老爷爷拄着拐杖,手里拿一个饭盒,在排队打饭的人群中显得有些特别。他周围的老师和大学生们纷纷向这位老爷爷打招呼:“卢老师好!”有的大学生还礼貌地向老爷爷微微鞠躬。
回到家后,我问爸爸在饭堂遇到的卢老爷爷是谁?怎么大家都挺敬重他的样子。“肯定是卢永根院士,我们学校有名的水稻育种专家。”爸爸不假思索地回答道。
“水稻育种是干什么?”我还是不明白。“就是培育出更好的大米,让农民更好种,我们更不愁吃。”爸爸说。
在去年中央电视台“感动中国”节目上,我又看到了卢永根院士。屏幕中的他卧在病床上,显得那么虚弱。主持人说,他将一辈子的积蓄——800多万元全部捐给了大学,作为教育基金,用于奖励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教师。
“800多万,这是多大一笔财富啊。很多人终其一身所追求不就是这个吗?是什么原因让他舍弃这么多呢?”
带着疑问,我开始留意身边与卢爷爷有关的事迹:他在动荡的年代加入中国共产党,将祖国视为唯一安身立命的地方;师从丁颖院士,传承“丁颖精神”,还培养了弟子刘耀光院士;他年过古稀还跋山涉水,在山野之间实地考察,搜集野生稻资源;他教育学生要严谨治学,实事求是,不能夸大其词、以偏概全……
渐渐地,我有些懂了,他之所把一切都捐了出来,是因为他已经从一粒种子化为一片森林。祖国是他的根基,学校是他的土壤,挚爱的科学事业是他的阳光雨露。当周围的环境就是他的家,周围的人就是他的家人时,还有什么是舍不得奉献的呢?
今年,卢永根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,而他的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遍地开花。我看到,在他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,越来越多像卢永根爷爷一样的人,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,不求回报地为集体奉献,都是那么谦卑可亲。
如果能回到那个夏天,回到那个饭堂,我会在人群中向卢永根爷爷深深鞠一个躬。
那里,有我们的鲜花
——缅怀卢永根院士
六年(2)班 李予煌 指导教师:张斌
开学第一天,学校组织我们“小院士”特训营成员去院士湖旁缅怀卢永根院士。那里,有卢永根院士的塑像。
我们朝院士湖走去,一路上,静得出奇,只有队旗随风飘动时发出的“沙沙”声和脚步的“咔咔”声,好像同学们未能与卢永根爷爷诉说的千言万语。我们一人一枝黄色的菊花,擎得高高的,像一盏盏黄色的灯笼,四十多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块金黄的毯子,不知情的人还可能以为是喜庆呢。可是,这些鲜花不是用来庆祝的,而是生者对逝者的微薄敬意。
到了院士湖,我们把两面鲜艳的队旗插在安详的卢永根院士塑像旁。我们依次慢步走上前去,弯下腰,小心翼翼地将鲜花摆放好,然后立正,端端正正地庄严肃穆地向卢永根院士塑像敬了一个礼。我仿佛看到满头白发的卢永根爷爷用双手拨开稻穗,望着我们,那慈祥的眼睛流露出的是对青少年未来的关心。
“布衣院士”卢永根爷爷走了,不留财产、不留墓碑,却留下了丰厚的精神遗产。卢永根院士塑像的底座上写着一行字:“不随潮流,求是创新。”这些品格已经在他当年跟学生一起拿铁饭盒排队打饭时体现出来了。今天我们是“小院士”,将来要成为“大院士”。我认为,要成为“大院士”就要向大院士们学习,而第一步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的精神。
院士湖旁的黄花见证了我们敬重卢永根院士的表现。那里,有我们的鲜花;那里,还有我们学习院士精神迈出的第一步。
更多学生习作请见附小主页:
http://scaufx.feelzanzibar.com/2019/1119/c3235a204840/page.htm